不要讓孩子太快學會走路,對發展比較好,真的嗎?

Q:大家都說不要讓孩子太快學會走路,盡量延長爬行時間,對語言或其他發展比較好,請問這是真的有根據還是網路謠言呢? 因為有些寶寶即使已經會扶著走了,還是被扳倒被迫只能爬….

 

A:多爬行對語言和其他發展好=>正確!

爬行是一種粗動作運動,可訓練寶寶的:

√肌力

√小腦平衡覺

√到處去走走看看:視覺、觸覺

√促進語言發展:寶寶出巡的同時,父母會由寶寶的動作去向給予肢體或語言的回應,寶寶可藉此增加對語言的理解性

 

寶寶自己站起來了,要趕快放倒他去爬免得影響發展=>錯誤!

 

有辦法靠自己站起來的寶寶,代表肌力和平衡訓練已經扎實,站起來後有高更遠的視野,而且多了一雙手可以去觸碰、去探索更多的事物,對寶寶發展當然是更好的!

 

如果硬是要把會走的寶寶扳倒去爬行,在我看來就像…對已經會算微積分的小孩說:「要把九九乘法表背熟,以後才數學才會好!」然後硬逼他繼續去背九九乘法表一樣…

 

正確觀念是這樣的:

和整天被包得緊緊的,或是一天到晚抱在手上或坐娃娃車的寶寶相比,有豐富爬行機會的寶寶各方面發展通常都會比較好!

當時機成熟之後,寶寶自然會站起來,會繼續發展更高階的能力,不需要衝過去把它扳倒!

 

最後提醒一下,對於還無法自己站好的寶寶來說,不太適合使用學步車,這樣會減少很多爬行訓練的機會,也可能會影響骨骼或髖關節發育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