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師觀察日記 皮膚黴菌感染

#兒科醫師觀察日記 夏天三大皮癢症之二

今天來認識一下除了蚊子咬之外的另一個常見問題
皮膚黴菌感染
自從五月中之後越來越常見啦🌞
而且常常會因為擦了類固醇藥膏而越來越嚴重
在寶寶比較常見的有兩種
1. 體癬
2. 念珠菌感染
☑️#體癬_念珠菌小檔案
☑️#傳染途徑:
黴菌孢子無所不在,
可以經由直接接觸、間接接觸傳染,
另外熬夜或偏食造成抵抗力下降時,也會很容易感染!
☑️#感染部位:
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尤其是悶熱潮濕的環境,
例如腳被鞋子悶了好長一段時間- #香港腳
或是
體癬 或 念珠菌 都很常見
體癬比較常出現在寶寶的肚子、背後和臉頰上
外觀上主要是一圈一圈的疹子
圈圈的外圍比較紅 中間偏白色是它的特徵(見圖)
念珠菌則好發在寶寶的胯下
外觀上像是一坨痘痘聚集在一起 但是沒有白色的膿包
(胯下念珠菌感染就無法放圖片啦~ 肯定被檢舉! 請自行請教谷哥)
另外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也常會因為皮膚免疫力下降而感染唷!
☑️#治療:
遇到皮膚紅疹請勿自行拿藥膏擦,
先由醫師判斷是甚麼狀況再用藥。
若是黴菌感染擦了一般過敏濕疹藥膏,往往會更嚴重~
☑️#預防:
不要有適合黴菌生存的環境,
寶寶其實比大人怕熱很多,
摸到背後脖子濕濕流汗就該減少衣物囉
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要經常使用保濕產品,
來維持皮膚表層保護完整性喔
總結:👨‍⚕️
寶寶身上得到黴菌感染時一開始常會被誤認是濕疹,
而誤用了治療過敏濕疹的類固醇藥膏,
導致病兆越來越嚴重
所以 接受任何皮膚治療時,
如果有發現病兆變嚴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