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我的寶寶禿頭了! 談”走姑”

昨天看到某個媽媽社團很緊張地在討論這個問題,來給大家一些比較正確的觀念

 

新生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身體會覆蓋著胎毛,在準備出生前左右會開始掉毛換成比較成熟的毛髮,而換毛的順序通常是從前額頭頂開始,再慢慢往兩側後腦杓掉髮。

 

在剛出生不久時很多寶寶是處正在掉前額區的狀態,所以會呈現地中海禿。

(如圖一)

 

之後前額頭頂的部分慢慢成熟強韌,接著大約4個月左右開始換兩側和後面,但是這時候的寶寶活動力強,經常壓迫、轉頭或摩擦後腦區域,所以會容易掉得更明顯,變成一條”路”,這就是俗稱的姑/孤路啦!

 

有個民間習俗是要姑姑送鞋子或帽子給寶寶,頭髮才會長出來。

 

落髮的嚴重度和遺傳以及種族有關,有的寶寶會禿得比較厲害,有的寶寶則幾乎看不出來,禿的比較厲害也不要太緊張,除非是有罕見的毛囊發育不良或頭皮缺損才會真的長不出來,這部分可以在打預防針的時候請您的兒科醫師幫忙確認一下 ^^

 

這樣的落髮情況大約到1歲之後,毛囊成熟加上寶寶會站會走比較不會再一直摩擦壓迫後就會慢慢改善,大概2歲左右就幾乎會長齊囉!

所以遇到 寶寶禿頭(走姑/孤路)時到底怎麼做才是最正確的呢?

1. 請深呼吸告訴自己,沒事的! 慢慢會長出來,不要緊張!

2. 趕快拍張照片傳給婆婆,跟她說: “ 寶寶長姑路了,需要姑姑買鞋鞋送他。”

3. 這個狀況通常會持續幾個月,建議可以每隔1-2個月聯絡一下婆婆: “ 頭髮還是沒長, 需要更多(貴)的鞋/帽。” 多敲幾筆。 (被姑姑們追殺中)

4. 剃頭不會影響生髮,可剃可不剃,但強烈建議如果目前禿的很厲害的時候,還是可以先剃光,戴上可愛的帽子或髮飾,可以減少非常多鄰居或長輩給的壓力

說真的,我覺得旁人的閒言閒語反而可能造成壓力讓頭禿的更厲害,

我是說媽媽的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