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足部小百科

這天很開心來到亞瑟士旗艦店
和好多爸爸媽媽還有小朋友們一起研究寶寶的足部發展,
0~7歲左右是小朋友腳部發育的關鍵期,
不同時期常見的問題也不一樣~
例如:
1歲O型腿、2歲生理性扁平足、3歲X型腿等
還有常見的內八足、墊腳走等
一項一項討論~
最後再帶到小孩鞋子該怎麼挑,
發現很多家長其實對挑鞋部分相當不熟悉,
這邊來重點整理一下~
越小的孩子,
越應該在裸足的情況下行走,去刺激腳底連接腳指頭的肌腱,因此~
1歲半~2歲之前: #學步鞋階段 👶
#也可不穿鞋,多打赤腳到處跑跑
地面較滑或外出時地面粗糙才穿學步鞋
㊙️原則: 大小適中、軟底、止滑
長度 站立量 腳根留約1cm
寬度 愈厚的腳,就要愈寛的鞋
腳跟 高筒型為優先考量
底部 軟、止滑
有足夠的支撐及避震來保護小腳ㄚ
#鞋子就不能過軟,但要有適當的彎曲才能讓腳底的肌肉和神經活化
有較硬且穩固的後腳跟設計預防足部過度翻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